陕西岚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文化 >

心平行直 向上向善——读《围炉夜话》有感

时间:2019-12-27 20:09来源:财务部 作者:郁雨晨 点击:
      寒冬雪夜,窗外飞雪似落絮缤纷。一户书香人家合家老小拥裘围炉,促膝而谈。红泥小炉煮香茗,长者谈论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智慧点滴,幼者潜心听讲,并不时提问。这就是清朝文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用文字勾勒出唯美静谧的写意之画。
      《围炉夜话》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国学处世三大奇书,可谓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一朵奇葩。全书虽以虚拟的秉烛夜谈的形式记录,但字里行间均渗透出一位不喜奢华、看淡功名的读书人的“理想乌托邦”。大道至简,衍化至繁,信手拈来的故事中蕴涵着大的格局。“夜话”贴近自然,以现代唯物主义思想视之,在撇去其中糟粕之后,与我国所推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契合,读来亲切随和,如沐春风之感油然而生。
      全书共二百二十一则,通读全篇,掩卷沉思,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做人,修身律己是根本。《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修身是处世处事、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前提,而最关键在于培养“谨慎”的品德。谨慎并非胆小怯懦、瞻前顾后,而在于正确的自身定位和规避风险,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正所谓“谨言慎行,方能成功”。必须慎微,要善于做小事、守小节。
      我们工作中,经常面对的并不是气贯长虹的大事业,往往是许多繁杂、细小的事务,作为财务工作者,尤其如此。这些琐碎的小事,一旦出现疏失,就完全可能因小失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也于细微处见品德。”往往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小节,就是人生的一面最好的镜子,最能反映人品、人格和作风。
      做事,诚信为本天地为宽。诚是真无二价,信是言行如一。王永彬在书中有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良心是不可丧的,正路也是不可舍的。重视诚和信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重要原因,守信用、走正路是中国人公认的普世观点和行为准则。
      弘扬诚信精神,是现代社会尤其强调的维系社会体制正常运转的齿轮之一,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言行合一,不但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长走正路,往往体现在最隐蔽、最细微的地方,“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长行荆棘之中矣。”在公众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由于他人监督、舆论氛围、法律标尺,人们往往不得不检点约束自己的言行;但在私下或独处之时,有些人就容易放纵自流,暴露出自己最真实的思想面目,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极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须时刻自省心中的诚信标尺。
       物质,量力而行勤俭寡欲。浩渺的历史星河,历朝历代皆逃不脱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规律。“贫可无奈,惟求俭;拙亦无妨,只要勤”,王永彬强调廉以修身、俭以养德。他认为“奢侈足以败家”。戒奢扬俭,还要做到“寡欲”。一个人只要在精神上富裕超越物质层面,他的世界就会无比开阔自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围炉夜话》的观点是如果个人不能克服过多的欲望,会招来祸患。因此要慎行,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其内在修养的体现。每个人都需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的弦,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最后一点是“学习永不知足”。作者早在几百年前就提出“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的观点。随着时代变化,新知识新技术的使得我们的工作强度日渐下降,但是不可否认地是,这些变化必将局部甚至大部分替代许多低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劳动。未来,许多工作岗位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被替代。因此,培养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和储备,刻苦钻研、谋求上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晚,付出总有回报。
      《围炉夜话》的语言虽然简洁,内涵却很是深刻。其站位高远、寓意深刻,犹如人生旅途中的指南针,值得每一位深思笃行的青年人所拜读。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