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生产法》中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了国家安全管理的工作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安全管理的一个必信理念: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4、安全管理“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手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5、一反四查:反违章、查思想、查领导、查措施、查制度。 6、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火、防尘。 7、一炮三检: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进行瓦斯检查。 8、一坡三挡:斜巷运输上部设两档、下部设一档。 9、安全管理工作两个“体系”: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察体系。 10、两措:是指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简称安措)和反事故技术措施(简称反措或技措)。 11、电力系统“两票、三制”:两票是指工作票和操作票;三制是指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的定期切换及试验制。 12、《安全生产法》定义“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3、企业安全管理“三字方针”——“严、细、实”:“严”就是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敢抓敢管,要一丝不苟。“细”就是要深入实际,从细微处做起,从点滴做起。“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实际出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不是只写在文章里,说给别人看,一切工作必须讲实效,狠抓落实。 14、企业安全管理经常提到的“三个百分之百”:百分之百的人员、百分之百的时间、百分之百的力量。 15、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16、安全管理坚持的“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从业人员负责、向自己负责。 17、安全管理“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18、“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部门级、项目级。(注:适用于公司层);或者分包单位级、分包项目级、分包班组级。(注:适用于分包单位)。 19、“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20、火灾“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21、“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进一步引申:加入“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即形成“四不伤害”。 22、“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3、“三源”: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24、三非即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 25、三定: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整改负责人。 26、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27、安全三原则: 一是整顿整理工作地点,有一个整洁有序的作业环境;二是经常维护保养设备. 设施;三是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操作。 28、三项建设: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建设。 29、三超:超人员、超能力、超强度组织生产。 30、三查三找三整顿:查麻痹思想、查事故苗头、查事故隐患;找差距、找原因、找措施;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现场。 31、安全活动“三落实”:落实时间、落实人员、落实内容。 32、班前会“三交、三查”内容:交安全、交任务、交技术;查“三宝”、查衣着、查精神状况。 33、安全活动“三查、三想、三改”内容: 1)查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自己,想一想发生事故对自己和家庭造成的痛苦,改一改自己不安全的行为; 2)查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他人,想一想发生事故对他人和家庭造成的痛苦,改一改自己不规范的行为; 3)查一查他人的行为是否伤害自己,想一想发生事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的痛苦,督促他人改一改自己不安全的行为。 34、安全工作“三要六查”是指:要吸取事故教训,查思想认识,查责任落实;要学习规程规定,查规章执行,查遵章守纪;要强化安全管理,查隐患治理,查预案落实。 35、“三类整改”——按a、b、c进行排队梳理、汇总分析和登记造册,必须立即解决的列入a类,限期解决的列入b类,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的列入c类 36、“三个结合”——是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督促企业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二是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机制。三是把专项整治与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致力于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37、“三E对策” 工程技术对策:即采用安全可靠性高的生产工艺,采用安全技术、安全设施、安全检测等安全工程技术方法,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 安全教育对策:即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安全管理对策:即采用各种管理对策,协调人、机、环境的关系,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38、三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39、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三为+六预”。三为: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预知、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 40、四个一切: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 4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事故查处“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到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42、安全管理“4M”要素:人(Men)、机(Machine)、环境(Medium)、管理(Management)。 43、安全管理的“四个坚持”:是指坚持安全教育,坚持反习惯性违章,坚持四不放过,坚持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44、隐患整改的“四定”原则: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定责任单位/人。 45、“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方位。 46、安全管理的“四级控制”:总包项目部控制事故和重伤,分包单位控制轻伤和障碍,分包单位各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个人控制差错。注:适用于现场项目部。 47、安全管理的“四个凡是”:是指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48、建筑施工 “四口”安全防护是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 49、有关消防安全的“四懂四会”:懂得火灾的危险性,会报警;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材;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会灭初期火;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会逃生。 50、四大行动:1、大宣教、2、大排查、3、大整治、4、大执法。 51、四项行动:1、宣传教育行动;2、安全创建行动;3、专项治理行动;4、综合执法行动。 52、消防安全四个能力: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3、组织疏散逃生能力;4、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53、四个环节: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 54、四有四必有:指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 55、四定:定人员、定措施、定要求、定日期。 56、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57、四个凡事: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 58.车间隐患整改制度中的“四不交”指的是什么? 1)个人能解决的不交班组;2)班组能解决的不交工段;3)工段能解决的不交车间4)车间能解决的不交厂部。 59、《安全生产法》定义的“五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流程。 60、孔洞管理“五必须”原则:洞必封堵、洞封必验收、洞启必办票、洞启作业必监护、洞口作业必挂安全带。 61、"五字经”指的是新、准、快、全、包。具体内容是: 1)安全意识求“新”; 2)反馈信息求“准”; 3)纠正三违求“快”; 4)观察问题求“全”; 5)安全问题求“包”。 62、消防五距: 1)顶距:指堆货的顶面与仓库屋顶平面之间的距离。一般的平顶楼房,顶距为50厘米以上;人字形屋顶,堆货顶面以不超过横梁为准。 2)灯距:指仓库内固定的照明灯与商品之间的距离。灯距不应小于50厘米,以防止照明灯过于接近商品(灯光产生热量)而发生火灾。 3)墙距:指墙壁与堆货之间的距离。墙距又分外墙距与内墙距。一般外墙距在50厘米以上,内墙距在30厘米以上。以便通风散潮和防火,一旦发生火灾,可供消防人员出入。 4)柱距:指货堆与屋柱的距离一般为30厘米。柱距的作用是防止柱散发的潮气使商品受潮,并保护柱脚,以免损坏建筑物。 5)堆距,堆与堆的距离为10CM,易燃物品还要留出防火距离。 63、“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系指一台机械设备,配置一个闸刀(开关)、一个漏电保护器,有一个配电箱。 64、安全管理的“五个保证体系”:是指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指挥体系,以书记为首的思想政治体系,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保证体系,以安监部门为主的监察体系,以工会和共青团为主的群众监督体系。 65、建筑施工“五临边”:a、沟、坑,槽和深基础周边;b、楼层周边;c、楼梯侧边;d、平台或阳台边;e、屋面周边。 66、安全管理“五同时”要求的内容是: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67、五项创新内容:一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四是安全科技创新。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68、建筑施工“五大伤害”:高处坠落(53.10%)、坍塌(14.43%)、物体打击(10.57%)、机械伤害(9.82%)、触电(7.18%)。百分比为这五类事故各占建筑业死亡人数的百分比,95%以上。 69、从业人员具备“五个须知”:知道本单位安全重点部位;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70、施工期间“五小设施”: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浴室。 71、安全意识要求的“5W、1H”内容: WHY---为什么做(目的); WHAT--范围,做什么,使用什么材料; 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间做;WHERE--在哪里做;HOW--如何做,如何控制和记录。 72、五整顿(劳动纪律、操作纪律、工艺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 73、“五项落实”——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74、“五项创新”——是安全生产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三是安全生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四是安全科技创新。五是安全文化的创新。 75、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76、隐患治理“五落实”是指:按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77、五项规定: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关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关于安全生产教育、关于安全生产的定期检查、关于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78、五不施工:任务交待不清,图纸不清楚不施工;质量标准和技术措施规定不清楚不施工;材料不合要求,基本条件不具备不施工;施工机具不齐全、不完好不施工;上道工序不交接、质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 79、五防: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止误拉、误合开关、防止带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误入带电 80、安全管理“6S”法:整理Sort – (Seiri),整顿Set In Order (Seiton),清洁Shine: (Seiso),清扫Standardize: (Seiketsu),素养Sustain: (Shitsuke),安全(Security) 81、《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六先”:安全意识在先、安全投入在先、安全责任在先、建章立制再先、隐患预防在先、监督执法在先。 82、六大体系: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 83、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的“六个不变”: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变、企业法人代表作为第一责任者的责任不变、执行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强化安全生产的力度不变、安全生产重奖重罚的原则不变、依靠广大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传统不变。 8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戴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 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 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85、安全检查“六不宜”: 1)一防“走马观花”; 2)二防本该当机立断的却“缓期执行”; 3)三防“感情用事”; 4)四防“以吃代罚”; 5)五防“以罚代法”; 6)六防“简单粗暴”。 86、基层安全工作“六心”管理保安全: 1)一是对待本职工作要“安心”; 2)二是基层领导对安全工作要“尽心”; 3)三是抓安全工作要“细心”; 4)四是职工对待安全生产要“关心”; 5)五是对待督促检查要“虚心”; 6)六是对安全隐患的整改要“用心”。 87、安全检查工作“七查”的主要内容:查各级领导、查人员思想、查安全制度、查管理过程、查隐患治理、查事故处理、查安全台帐。 88、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七项必修内容”: 1)本工程特点、重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如:防火、防两高、保证主体运行安全等); 2)本工程(包括施工生产现场)安全生产制度、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 3)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标准、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分包单位及其专业班组工作内容,总包监督检查); 4)高处作业、起重作业、机械设备、电气安全等基础知识; 5)防火、防毒、防尘、防爆及紧急情况安全防范自救; 6)防护用品发放标准及防护用品、用具使用的基本知识; 7)本工程惨痛事故教训(如:高处坠落、火灾、起重等)。 89、安全管理工作的“八个结合”: 1)建立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2)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相结合; 3)职能部门管理与齐抓共管相结合; 4)防微杜渐与突出保障体系相结合; 5)弘扬安全文化与常抓不懈相结合; 6)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相结合; 7)落实责任制度与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相结合; 8)强化安全管理与推行安全生产确认制度相结合。 90、安全检查“八查”内容: 1)一查领导思想,提高企业各级领导的安全意识; 2)二查规章,提高职工准守纪律、克服“三违”的自觉性; 3)三查现场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序; 4)四查易燃易爆危险点,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 5)五查危险品保管,提高防盗防爆的保障措施; 6)六查防火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灭火技能; 7)七查事故处理,提高防范类似事故的能力; 8)八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91、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人员必修之“八荣八耻”: 1)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92、安全管理应做到的“九个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教育培训到位,安管人员到位,规章执行到位,技术技能到位,防范措施到位,检查力度到位,整改处罚到位,全员意识到位。 93、对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不应忽视的“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 94、施工现场“十项安全技术措施”: 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 2)机械设备防护装置一定要齐全有效; 3)塔吊等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维修养护;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当地电业局的规定,电气设备必须全部接零接地; 5)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 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7)各种缆风绳及其设置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8)在建工程“四口”防护必须规范、齐全; 9)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10)施工现场的悬崖、陡坎等危险区域应设警戒标志,夜间要设红灯警示。 95、起重吊装“十不吊”规定: 1)起重臂吊起的重物下面有人停留或行走不准吊; 2)无证指挥、无指挥信号或信号不清不准吊; 3)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4)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负荷,“大件吊装”无吊装方案,现场无安监人员“旁站”不准吊; 5)各类吊物上方站人,不准吊; 6)斜牵斜挂、埋入地物、粘连、附着的物件等不准吊; 7)机械安全装置失灵、带病时,多机作业无安全措施不准吊; 8)现场光线阴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10)六级以上风不准吊。 96、气割、电焊“十不焊”规定: 1)不是电焊、气焊工、无证人员不能焊割焊; 2)重点要害部位及重要场所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3)不了解焊割地点及周围情况(如该处能否动用明火,有否易燃易爆物品等)不能焊割; 4)不了解焊割物内部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不能焊割; 5)盛装过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箱、槽车、贮罐等)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能焊割; 6)用可燃材料(如塑料、软木、玻璃钢、谷物草壳、沥青等)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等的部位,或火星飞溅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焊割; 7)有压力或密闭的导管、容器等不能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能焊割; 9)在禁火区内未经消防安全部门批准不能焊割; 10)附近有与明火作业有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刷漆、防腐施工作业等)不能焊割。 97、高处作业“十不登”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深度近视眼等禁忌症的不登高; 2)迷雾、大雪、雷雨或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不登高; 3)安全帽、安全带、软底鞋等个人劳防用品不合格的不登高; 4)夜间没有足够照明的不登高; 5)饮酒、精神不振或身体状态不佳的不登高; 6)脚手架、脚手板、梯子没有防滑或不牢固的不登高; 7)携带笨重工件、工具或有小型工具没佩工具包的不登高; 8)石棉瓦上作业无跳板不登或高楼顶部没有固定防滑措施的不登高;9)设备和构筑件之间没有安全跳板、高压电附近没采取隔离措施不登高; 10)梯子没有防滑措施和度数不够不登高。 98、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好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