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岚河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文化 >

《李清照传》读后感

时间:2019-12-29 10:49来源:党群工作部 作者:范芹 点击:
      那个寻常的夏日,晴朗的天空一碧如洗,鸽子从天空掠过,璀璨的阳光在蓝天、飞鸽和村庄中勾勒出深邃的层次感。她和家人一起去溪亭赏荷,她们租了舴艋小船,沿着小河,箭一般向前划去,鱼群为她导游,燕子为她起舞,清风为她开怀,晚霞涟滟,落日的余晖把荷田笼在一脉轻淡的红光里,碧绿的荷叶更显得青翠欲滴,她仿佛被成千上万个荷花仙子密密层层地包围了,突然,千万只欧鹭扑愣愣地从她身边惊叫着飞向天空,在天地间描绘出一幅壮观无比的亮丽风景,这一段美丽的奇遇从此深深地镌刻在她的记忆里,她把这一幕凝结为一篇千古传唱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又是一个秋游的好天气,野外美丽大自然清新的空气,给了她无限的灵感,她即兴做了一首《双调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芊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此时少女衣食无忧,纯真无邪,还没有品尝到人生的艰辛,虽说莲老荷枯,再也不似往日的风姿绰约,然而蓝天碧水,一望无垠,潋滟湖水,点翠秋岚,让她的心胸开阔得如同浩瀚的万里晴空,少年不知愁滋味,弹出了一首轻松爽朗的心曲,让鸥鹭来传达对秋的不满。
      人们从这些词开始,认识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女——李清照。“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晃补之,曾在许多前辈诗人面前推荐过这位才女,称赞她“诗情如夜鹊,三绕不得安”。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不仅热爱大自然,她还喜好各种游戏,秋千是她少女时代十分喜欢的一种运动。
      春光明媚的午后,繁花似锦的花园内,阳光温暖而不灼目。杨柳树下藏着的秋千架,她去花园荡秋千,梅李树正发新芽,满目青翠,这样美好的春光,情如姐妹的小丫头翠薇从后面推她,一下比一下高,她踩在秋千上,只觉得好象生出翅膀,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秋千荡在高空所看到的远景,白柳满堤,绿茵如织,都令小姑娘兴奋。她如此开心,笑声欢快轻松,传出了围墙。
      正是豆蔻年华的好时光,清照荡完秋千,还沉醉在秋千带领她飞在空中的兴奋中,她与翠薇兴奋的说笑,而她身旁,花枝上还挂着来不及消透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可是到底也没能忍住,她还是回头偷偷看了一眼,少年英俊儒雅,风度翩翩,正巧少年眼神也跟随她的身影移动。她的脸上泛起红晕,回眸偷觑少年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青春娇羞的小姑娘,借着嗅青梅掩饰自己的不安的心。
      回到房内,她按捺着心里的雀跃欢喜,提笔写下有名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只是这一次,她没有把这首诗拿给任何人看,她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一场秋千,一个午后,一次对视,完成了她梦幻般的相亲,留在她心中的终生的美好记忆。经过几个月的筹备,二十岁的赵明诚和十八岁的李清终于春光明媚的三月完成了婚礼大典,从此,李清照结束了她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开始了人生旅途上最幸福、最美好的一段岁月。
      五月的清晨,赵明诚从外面回来,走在路上,正好遇到买花姑娘挑着一担子鲜花,只见花担上的鲜花花瓣和枝叶上还带着滴滴晶莹的露珠,赵明诚不由买了几株,拿回家送给清照,清照连声赞道:真好看,真香。她将鲜花插入瓶中,忽然转身拿起剪刀,剪下最漂亮的一朵,斜簪在卷曲如云的头发上,深情地注视着赵明诚,含羞带娇地问:是花儿漂亮,还是我……
      就是这样的一个清晨,一束鲜花,李清照提笔写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斜,徒要教郎比并看。
      赵明诚看到诗词后连声赞叹:清丽自然,我得到了你,就像得到了一株阆苑仙葩,还能不知道满足吗?这首《减字木兰花》看似浅显,实则情真意挚,表达了作者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
      正当赵明诚、李清照幸福地欢度新婚燕尔生活的时候,政治风浪无情地袭击了他们平静的生活,打扰了他们和谐的书斋环境,新、旧党派矛盾的激化,把赵、李两家卷进了政治斗争的漩涡。李家的沉沦,赵家的崛起,政治摩擦的灾难如巨石般的压在李清照的心头。春节的步伐依然一天天走来,大街上依然喧器热闹,所有的日子仿佛没有什么区别,李清照度过了她有生以来的第一个闷闷不乐的新年,元宵之后,李清照提出回明水省亲,她实在放心不下远离京城的父母亲人,赵明诚体贴地说:去明水住一段时间也好,最多个把月,就会派人去接李清照。
      “党人子弟毋得擅到阙下,其应缘趋附党人罢任在外指射差遣及得罪停替臣僚,亦如之。”使得赵明诚并没有如约派人前去接李清照回京。虽然他们临行有约,因为政治形势的日益严峻,回京的日期不得不一延再延,大半年过后,仍然没有回京的消息,李清照在父母面前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她每天只能作词练习书法来排遣心中的郁闷。用诗词去寄托她全部的思念,《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由于党争的株连,把一对志同道合的新婚夫妇变成了长年分离的人间牛郎织女,彼此间阻隔重重,宋王朝经过167年“清明上河图”式的和平繁荣之后,天降煞星,北方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开封)的琼楼玉苑,还掠走了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匆匆南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国家民族极屈辱的一页。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被任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不想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国耻又蒙家羞的事。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地方长官的赵明诚不是身先士卒指挥戡乱,而是偷偷用绳子缒城逃走。事定之后,他被朝廷撤职。李清照这个柔弱女子,在这件事上却表现出大节大义,很为丈夫临阵脱逃而羞愧。赵被撤职后夫妇二人继续沿长江而上向江西方向流亡,一路难免有点别扭,略失往昔的鱼水之和。当行至乌江镇时,李清照得知这就是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不觉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丈夫在其身后听着这一字一句的金石之声,面有愧色,心中泛起深深的自责。第二年(1129)赵明诚被召回京复职,但随即急病而亡。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李清照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破碎的山河,总有一些文字给人温暖,虽然宋朝并没有给李清照幸福完美的一生,但是她却给世人留下了温情美好的词句,穿越历史长长的河流,她的影、字扑面而来,清新淡雅,温情脉脉,在乱世中折闪出动人的光彩。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分隔线----------------------------